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8|回复: 0

高三理科数学二模成绩分析及复习策略

[复制链接]

33

主题

41

回帖

209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09
发表于 2024-5-5 15: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模理数考试分析及三轮复习策略                 

从二月份到现在已接近三个月的线上学习,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好高骛远,沉迷难题;心浮气躁、没有计划;学无规律、随意性大;盲目做题、另起炉灶,尤其经过两次模拟考试以后许多学生开始怀疑人生,由于对周边学校的二模考试信息没有,在成绩上不好做出评判,我现在主要针对在二模考试中学生答卷出现的失分原因及存在问题和接下来的三轮复习策略进行阐述,如有不当请给予批评指正:

1、心理素质:做题中由于平时训练题型相对简单,此次选择题从第9题填空题第2题(14题)解答题18题学生相对擅长的三角也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常规,题目有所创新,学生就略感难,因此心态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综合实力较弱:对于常见的题型掌握的不是很牢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创新的题型,学生的时间分配不合理,试题中的综合性又较强(一个题中有多个知识点结合)应变上显得束手无策。

二轮再有十天左右就接近尾声,如果说二轮是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把一轮中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有一条清晰的线路,一、二轮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用来讲解知识,不舍得花时间进行限时训练,接下来的三轮复习就是考练结合就是以学生训练为主,老师进行讲评。由于教师的授课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我们理科数学老师经过研究决定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完整试卷的考试,一方面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观念,总结时间的分配和答题技巧,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更有针对性的讲解试卷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生还有那些知识点还有待提高;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填选是数学最终分数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加强填选的限时训练,每周利用上课或者自习的时间进行相应的填选训练,强化基本知识的应用理解,达到尖子生的填选错误个数不能超过2个,中等偏上学生不能超过4个,要想让学生经过强化和限时训练最后高考得到一份满意的答卷这就要求教师要事先选好题,因此首先要加强集体备课,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发挥老师们的力量,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关注考纲和近三年的全国卷,明确高考的方向才能不跑偏,研究高考的参考答案,严格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合理布局排版;其次要进行学情研究,选题,评卷、补缺、讲评,有的放矢,加强针对性;在选题时可以选名校的题(上次鸡西一中的张校长介绍的哈三中,大庆得分卷,衡水押题卷)也可以教师自己组卷,其中我们还要回归教材,对大量试卷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应对,达到全面备课不盲从;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要及时批改、反馈,咱们教务处给咱们提供的小七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可以通过小七的汇总及时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便第二天在课堂上更有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讲解中有三讲三不讲原则:过易的问题不讲(学生通过看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讲(不符合考纲,思维怪诞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不讲(超越高考题的难度问题或讲了也不懂的问题不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疑点和盲点,讲学生归纳不了的规律、思路,讲学生运用不了的方法、技巧。最后做好培优补短的工作,对于尖子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不重视总结,认为复习就是多做题

2、学生不会总结,缺乏科学总结方法

3、学生等老师归纳或认为书上有总结

4、认为归纳和总结是考前一次性的事

其实学生其实每天都要做总结,要勤于思考,做一些专题,再反复总结再做题,反复提升自己。我们老师要帮助强化尖子生总结和梳理的学习行为,要指导他们找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再进行训练,并让学生自己能进行变式训练。

通过每一次的考试训练学生反思自己所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同时老师也要安抚学生的心情,了解学生考后在数学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听一听他们诉诉苦,排解一下他们心中的郁闷,多鼓励一下他们(根据教育部规定今年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比例均有较大数量的扩招,预计今年所招本科生也会有相应比例的扩招),通过非智力因素的角度拉近你和他们的距离,还怕他们会不喜欢你这一个科么。

总之,这一阶段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细、很杂,只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正确的方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离我们还会远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资料记录馆 (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GMT+8, 2025-2-5 20:47 , Processed in 0.0599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